遥感以其快速、简便、宏观、无损及客观等优点,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。农田作物信息的快速获取与解析是开展精准农业实践的前提和基础,是突破制约中国现代农业应用发展瓶颈的关键,在农业田间信息获取上,遥感技术优势明显。
农业遥感的四大应用领域
遥感技术是在现代物理学、空间科学、电子计算机技术、数学方法和地球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、综合性的交叉学科,是一门先进的、实用的探测技术。遥感技术从20世纪初的航空摄影技术为主到20世纪60年代进入到卫星遥感时代,已发展了多种不同平台不同方式的传感器,遥感探测地物的能力( 包括地物的性质和大小) 和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。
农业遥感监测主要以作物、土壤为对象,利用地物的光谱特性,进行作物长势、作物品质、作物病虫害等方面的监测,其应用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类:
(1)农业资源调查
耕地资源、土壤资源等现状资源的调查,以及土地荒漠化和盐渍、农田环境污染、水土流失等动态监测;提供各类资源的数量、分布和变化情况,以及基于调查的各类资源评价、相应对策,用于农业生产的组织和管理。
(2)农作物估产:
小麦、玉米、水稻、棉花等大宗农作物的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测,以及牧草地产草量估测、果树长势监测等。
(3)农业灾害预报
农作物病虫害、冷冻害、洪涝旱灾、干热风等动态监测,以及灾后农田损毁、作物减产等损失的调查和评估。
(4)精准农业
主要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的卫星数据进行农田面积和分布的现状调查,以及针对农田精准化施肥、施药和灌溉进行农田尺度的作物长势、病虫害和土壤水分等信息的监测。
此外,针对不同应用场景,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光学遥感与微波遥感优势各异。比如: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主要应用于田间尺度的精准农业,而高时间分辨率广覆盖遥感数据主要应用于大面积农作物长势监测。
农业遥感的核心客户群体
农业遥感技术平台主要对应四大客户群体,分别为农业资源监管部门、农业统计机构、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投资机构。由于我国农业属性为“小农经济”,遥感技术暂时并未下沉到个体农民端,但随着国家对农业遥感技术基础建设的大力支持,未来我国农业有可能从“小农经济”转型向“标准化、集约化”,届时农业遥感技术将成为农业发展的根基。
国家规划补足农业遥感的短板
2020年1月20日,农业农村部、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《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(2019—2025年)》,对新时期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、发展目标、重点任务作出明确部署,擘画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新蓝图。
《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(2019-2025年)》的重点任务主要有三个,一是农业数据的收集和应用;二是农业养殖和种植过程中的智能设备;三是智能平台的构建。
农业数据包括农业自然资源、重要农业种质资源、农村集体资产、农村宅基地、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五类大数据。农业智能设备包括全产业链监测预警、动植物生理体征智能感知与识别关键设备、动植物生理生态过程模拟设备、智能农机装备等。智能平台包括国家农业农村云平台、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、国家农业农村政务信息系统。
在《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(2019-2025年)》的指导下,应全面升级农业遥感应用,着力加快补齐农业遥感发展短板。一方面是完善和开发农业资源、农村承包地、高标准农田、“两区”等农业自然资源大数据,建设和发展农村集体资产、宅基地、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大数据,共同构建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;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数字农情、畜牧、渔业、种业和农村新业态等领域的遥感应用服务,为农业农村生产经营过程提供精准、高效的数字产品,为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客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撑,推动提高农业农村管理服务现代化水平。
行业融资进程缓慢 不完全竞争
根据it桔子数据查询,2016-2019年,农业遥感企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不足10起,而仅有信德智图和珈和遥感获得超过2轮以上的融资。从整体来看,农业遥感企业的融资进程仍处于a轮及其以前,成熟的公司较少。综上说明农业遥感行业仍处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前期,行业发展机会巨大。
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《中国遥感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,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、产业规划、产业申报、产业园区规划、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。